|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开鲁民俗文化

开鲁民俗文化

关键词:民风 民俗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王才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kailu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6059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我国的民间传统节日,从春节算起,直到腊月三十,大大小小不下数十个。但在为数甚多的节日中,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牵动中国人情感,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观念、民俗心里和文化精神的,主要也就是十几个大的传统节日。开鲁民间传统节日风俗与我国各地大同小异,但又有其北方民族杂居集聚的特色。这一特色,既受到外地节日文化风俗的影响,又有汉族和蒙古、回、满等各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风俗的融合。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中华民族节日风俗文化为主干的开鲁民间传统节日风俗。
 
    一、春节风俗
    春节,也称新年,开鲁人一般称为“过年”或“过大年”。“过大年”,是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的过“小年”相对而言的。春节,是在所有民间传统节日中档次最高、规模最大、流行地区最广、参与人数最多、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丰富多彩的重大节日。
    现在,人们一般认为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是春节。其实,春节的时间有小的概念,也有大的概念。小的时间概念,春节就是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历史上秦统一中国后,确定农历十月为正月,到汉武帝刘彻时,令大臣编《太初历》,把正月初一做为岁首,定名为元旦,岁首即开始,开始即第一,太阳是日,地平线是一字形,“日”和“一”合起来组成象形文字的“旦”。元为年之始,旦为日之晨,故称正月初一为元旦。清消灭后,辛亥革命把1912年定为民国元年,把春夏秋冬定为四节,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把公历的1月1日定名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定名为春节。在1949年9月27日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明文正式规定阳历1月1日为我国的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所以,现在很多人认为春节就是指岁首(正月初一)这一天。大的时间概念有几种说法。一种认为春节是农历年终岁首的庆典,古代春联有“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说明春节包括除夕(腊月三十,即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和岁首(农历正月初一)这二天;另一种认为春节不是在岁首,也不是除夕和岁首,而是在立春至岁首的这一段时间,即从过小年(腊月二十三日)至元宵节(正月十五日)的这段时间。其理由是,清朝灭亡改夏历为公历纪年,春节体现了自然时序与人文时序的交融。还有的专家认为春节的时段是在正月初一至初五或十五的,也有的专家认为春节的时段是腊月三十(除夕)至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节)的。而面对民间大众春节文化风俗活动的实际,任何专家学者的时段论点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开鲁的春节民间文化风俗活动,一般是从小年(腊月二十三)始,至龙抬头节(农历二月二日)终,是一个时间跨度较长的春节,符合“长春”二字的本义。在民间,正月十五之前,见面仍有拜年之举;到了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农户的家长会习惯的说年节已过去了,明天要安排农事了。
    开鲁民间春节风俗活动围绕除旧布新、送穷迎富、驱邪避瘟,祝祷在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的愿望,隆重、喜庆、热闹而又繁忙。
 
    办年货     办年货,即置办过春节的物品。腊月二十三前后,人们就开始置办年货,准备过年(春节)。届时,人们赶着车、骑着马、或步行着,男女老少、肩担人扛、成群结队、欢天喜地地去赶年集。到了农村集市或县城的商家店铺卖掉一些自己剩余的农副产品,购买(或实物交换)回一些准备过年的用品。如,扯上几尺布换新(做新衣),给男孩子买鞭炮,给女孩子买朵花或几尺红头绳;如打上几斤酒称上几斤粉条,买上一包茶叶、五香面、红白糖;如买香烛,买年画挂钱红纸(写春联)。总之,只要买得起的,只要想得到的,吃的喝的、穿的戴的、上供的日用的,老的少的媳妇的,即使平常十分俭省,也要在办年货时尽量丰盛。一来是庆祝一年的丰收;二是慰劳一家人一年的辛苦劳作;三是平日熬苦了一年,也该有个新气象,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杀年猪  杀年猪,即过春节前杀猪。旧时开鲁养猪一般是自养自食,饲喂时间较长,一家一年也就是杀一二口猪,所以都安排在春节前杀猪,以便过节自己有荤腥吃并招待亲友。杀猪时,遍请亲友,感谢亲友一年来的多方关照。余其小半,切割成方块,冷冻后放缸内储存,准备过年时慢慢享用。按本地风俗,春节无年猪可杀,三斤五斤的到集上称肉吃,被人们笑话,认为连个猪都养不起来,是不过日子的人家。
 
     蒸年糕    一进腊月门子,农村家家户户的妇女都忙碌起来,淘米簸麦,碾米磨面,碾房的碾子日夜不停地碌碌转。到农户家里,都是热气腾腾,蒸豆包的撒年糕的,做豆馅馒头的,出锅后,一帘子一帘子地放到户外冷冻后,堆得缸满囤冒尖。旧时风俗,正月初一至初五不能做饭,要吃现成的,以示丰衣足食。所以,蒸豆包,撒年糕是准备过春节的食品。其实,这主要是春节期间,人们忙于游戏娱乐、探亲访友,提前准备食用,能给春节时腾出更多的富余时间。
 
    做新衣  在衣着上,开鲁讲究春节“见新”,即过新年,穿新衣。没有条件里面三新的,也要尽量做件单衣,套在棉衣外面。这样,大人的小孩的,都靠家庭妇女手工缝制,就得花很长一段时间,动手晚的,要忙到腊月二十九还在钉扣子。旧时,一般家庭生活都很贫困,平常无钱置办新装,只能在秋收后,卖点农副产品,春节前扯上几尺布,换把新。实在买不起新的,就得里面翻新,即把旧的拆洗缝补后,把布翻过来,里朝外,面朝里,俗称“翻新”,取其“翻身”的谐音,祝愿今后的日子好起来。所以俗偐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话。
 
    过小年   过小年,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举行,也称祭灶日,是春节的前奏,也可理解为是春节的开端。民间把过小年的这天做为送灶王(上西天)的日子,民间有首俗歌是“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当家的过来忙祝赞,祝赞灶王降吉祥。”这里说的就是过小年祭灶的情景。祭灶时,摆上供品后,家长焚香跪拜祈祷,祝愿一家一年中平平安安。俗话有“灶王爷上西天,好话多说,坏话少说”,就是祭灶的本意。民间俗信,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这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帝汇报的日子,人们希望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故祭灶时要供奉糖瓜,意思是贿赂或封其嘴巴,不说自己坏话。祭灶礼毕,将灶王爷图像焚化。
 
    扫尘日  扫尘日,也有的称“扫尘节”、“掸尘节”的,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这天,开鲁称之为“扫房”,据说,扫尘是远古人们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由于这是一种清洁卫生和除害灭病的良好习俗,故流传至今。开鲁有“二十四,扫房日”的民谚。这天,就是原始的一年一度的常规性全民卫生大扫除。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齐动手,里里外外、前前后后、上上下下的一次全方位大搞室内外卫生和环境卫生活动,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美德。扫尘,既有灭菌除病害的清洁卫生意义,也有除旧迎新的人文思想和宗教意识。扫尘日这天,一般都要整理器具,布置居室,添置新的日用品,为迎接新的一年做好充分准备。
 
    除夕   除夕,也称大年夜,年三十,即农历十二月三十晚。其实,开鲁的春节民间风俗活动中,年三十这天的活动内容最丰富,并且贯穿全天,故开鲁把这天叫过大年。一是贴春联  春联,即对联,也称“门对”、“对子”,用墨或金粉在红纸上写的吉祥联语,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等,贴于门之两侧,象征除旧更新,镇邪伏恶,喜庆红火;二是贴挂钱。挂钱,也称门笺、吊钱,五彩纸刻制,贴于门楣或窗楣的春联横批下,有驱邪镇鬼、新年吉祥如意的象征。挂钱,也称吊钱,“吊”与“掉”是谐音,天上往下掉钱,当然富贵吉祥了;三是帖福字。“福”字,古代有“祜也、休也、祥也”的意思,即吉祥如意,长寿富贵。《韩非子》说:“全寿富贵之谓福”。长寿加上富贵,当然就是有福了。人们把写有“福”字的斗方随贴春联时把它贴在门窗、墙壁、水缸、米囤、仓房等大大小小的器物上。有时还故意把福字倒贴,取其“福到”之意,以讨口彩;四是贴年画。一般人家都买画有春牛、鱼、鸡、或神话传说的印刷或杨柳青木版年画,贴于居宝四壁,有驱邪避害,喜庆吉祥之意;五是贴门神。门神分为两幅,分别绘有神茶和郁垒(或秦琼和尉迟恭),贴于对开板门上,一般在两年相交的亥时张贴。贴时,要焚香,燃放爆竹,欲信门神能防止恶鬼乘新旧年交替之际潜入家中,有保佑一家平安之意;六是接财神。把财神像奉于室内,焚香明烛摆供品。如有吹着喇叭送财神的到家,不能说“不要”二字,只能说“已请了”;七是祭祖。即祭奠祖先。在祖宗牌前焚香明烛摆放供品,全家磕头叩拜。祖宗牌位上的对联一般是“祖德千年远,宗族万事昌”;八是吃团圆饭。祭祖之后,摆席入座,全家共吃团圆饭。团圆饭一般必有鸡有鱼,其寓意是“大吉大利”,“年年有余”。还有吃年糕的,取“步步登高”之意。团圆饭忌讳吃光吃净,饭菜都要有富裕,取其“年年有余”之意;九是吃夜宵。即吃年夜饭,年夜饭就是吃饺子。全家人有说有笑地围坐在炕头上包饺子,到午夜时煮吃。包饺子时,有的还在一个饺子馅中放一枚铜元(硬币),吃的时候看谁运气好,俗信谁吃到了一年有财运、有福气。到了午夜子时,主妇这头把饺子放入锅中煮,那头男主人领着孩子们到大门口接神,放爆竹。特别响的是二踢脚(即双响)和地雷子(单响),轰然炸响,显得十分热闹红火,开鲁人俗“崩穷”,即把穷气崩没了。放完爆竹,主妇把饺子煮熟捞出摆放到炕桌和神位及祖宗牌前,男主人亲手焚香后,领着一家人磕头跪拜,敬神祭祖。而后,长辈入席,接受晚辈拜年。晚辈按其辈份,分别到炕桌前的地上给长辈叩头。长辈拿出早已预备好的红包(即“压岁钱”)赏赐晚辈;十是守岁。南北朝时有文献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寝。”即守岁之习,围炉烤火,燃放爆竹,小孩则提着灯笼走家串户拜年。俗信如果除夕晚上彻夜不眠,毫无倦意,则预兆来年人的精力充沛。守岁的“守”,即有对逝去一年的留恋,也有对新一年的企盼。除夕有许多禁忌,可谓冠全年传统节日之首。除夕这天,一忌打扫卫生,不能泼污水,倒垃圾、丢弃废物,俗信此举破财;二忌哭闹打架,俗信此举一年不安稳;三忌说“破”、“死”、“鬼”、“病”、“没有”等不吉利话,俗信此举会带来不吉;四忌除夕到初五打碎碗盏,俗信此举会缺衣少食。如果小孩不慎打破了碗,也要说“岁岁平安”,希冀以此冲抵忌讳。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即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狭义的“春节”正日子。这天早晨起来,人们有看财神方位的习惯,俗信出门向财神的方位出行能发财。年初一的早饭是家家户户吃饺子。这顿饭的饺子一般都是除夕就包好了的,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吃完饺子,人们就挨家挨户的拜年,互贺吉祥。拜年的小孩子成帮结火,这家出来,那家进去,好不热闹。至近的长辈都给点压岁钱,要好的邻居或给抓把瓜子,或往兜里塞上几块糖,皆大欢喜。这天,是秧歌踩街的日子,舞龙灯的耍狮子的、跑旱船的、推小车子的、扭东北大秧歌的、打太平鼓的、满街满巷人山人海,喜气洋洋。
 
    正月初二  初二,按约定俗成的不成文规矩,这天是女婿给岳父母拜年的日子。无论新婚与发否,年轻年老,只要岳父母健在的,女婿都要携妻领子(女)待着礼品,去给岳父岳母拜年。按开鲁习俗,女婿是上等戚,女婿女儿上门,岳丈家准备最好的宴席,盛情款待。连襟相聚,大姨子、小舅子一干人等作陪,杯来盏去,热闹非凡。如果女儿有了小孩子,当姥姥的未免就得出点血,给孩子掏俩压岁钱。
 
    正月初五   在农历正月初五日。旧时,民间过春节有许多禁忌,如不能用生米做饭,妇女不能动针缝纫等,过了初五才能解禁,故而称这天为“破五”。是日,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所以开鲁人称“捏破五”,意谓“捏小人嘴”,俗信这样可以免除谗言之祸。习惯上,过了初五,商家店铺方开张营业。
 
    元宵节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灯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广义的春节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我国古代有一年三元之说,即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古代术数认为,“天宫(玉帝)、地官(阎王)、水官(龙王)为三元,赐福的天官(玉帝)生在正月十五日,而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望日,所以把这天也叫上元节。相传,汉文帝刘恒为纪念诛灭吕氏,取得夺权胜利,把正月十五日这天作为与民同庆的日子,并把这天的晚上出游叫元宵。元宵,一为元,夜为宵,即指一年的头一个月的月圆之月,故叫元宵节。永平年间,明帝刘庄崇信佛教,明令上元夜士族庶民一律挂灯,通宵达旦地进行“太一神”祭典,人们把这一天称为灯节。元宵节的风俗一是赏灯。即观花灯,是夜,家家张灯结彩,灯火辉煌、通宵达旦。商家店铺的彩灯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并在门前用树枝、香蒿等扎成牌楼,灯光闪烁,五彩缤纷。平常轻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家庭妇女,也从家门走出来,成群结队地到街上观灯。妇女能乘这个千载难逢的观灯机会上街散心,精神上得到放松,故人们也把这个活动称为“走百病”,即散心去病。青年男女也有的乘此机会择偶,约会情人,在古代戏曲中可见一斑。二是猜灯谜。即把谜面写在灯上,供人猜射。一些做买卖的店铺在门前悬挂有谜面的彩灯,吸引观灯的人驻足猜谜,猜中给奖。实际上这是店家原始的广告意识,借猜灯谜而提高自己店铺的社会知名度。三是看秧歌。即看灯会。元宵节晚上,各种秧歌队都涌上街头,手举彩灯,载歌载舞,给秧歌更平添一种五光十色的祥和气氛。尤其是秧歌队中的舞龙、高跷和东北大秧歌,因为有了灯光配合,演出效果比白天更佳。四是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据说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元宵节吃元宵有“团团圆圆”的寓意,也有“甜甜蜜蜜”的引深义。窃国大盗袁世凯称帝时,避讳元宵有“袁消”的谐音,令改元宵为“汤圆”,据说这就是元宵也叫做汤圆的来历。元宵节之夜,全家团聚吃元宵,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美满团圆的祝祈。
 
    填仓节  填仓节在农历正月二十五日,是民间传统节日,也叫“天仓节”,标志着传统春节民俗活动已接近尾声,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的热切期盼,传说在很早以前,中国北方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而皇帝非但不开仓赈灾,反而照样横征暴敛,使百姓饿殍遍野。一个在地方给皇家看守粮仓的小官吏目睹这一惨景,于正月二十五日这天,打开粮仓救济灾民。他知道皇帝不会饶恕他这种触犯王法的行为,于是,待百姓把粮食运走后,就把粮仓一把火烧了,自己与粮仓同归于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他重新修复并填满被烧的“天苍”,将这天定为填仓节。填仓节的主要风俗是打囤填仓,预测年成及画囤祈福。这天清早起来,先用春节期间生年火留下的柴草灰在院子里撒成一个个灰圈圈儿,象征粮囤,这叫打囤。打囤的方式是一手持装着草灰的簸箕,一手用木棍轻轻敲打,让细灰从簸箕里一点点撒下来,随打囤人的熟练动作,撤画成圈(即“囤”)。画完灰囤,在往灰圈内撒上五谷,这叫“填仓”、象征五谷丰登,仓满囤满。
 
    龙头节  每年的农历二月二日举行,也叫“龙抬头”、“二月二”,是广义“春节”的尾声。二月二正值惊蛰前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蛰伏的动物开始复苏,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龙头节的风俗一是引钱龙。二月二这天一大早,人们开门就去井里挑水,挑满水缸后,在用簸箕盛灶灰(也有用米糠)从大门外曲曲弯弯撒进院内,直到水缸,又绕水缸撒一圈。人们对这一活动寄托两个愿望:首先,是引回了龙,能镇住蛇蝎百虫不敢害人;其次是引回了“钱龙”,就是引来了钱,象征富贵、吉祥,俗语就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的吉利话;二是剃龙头。二月二这天,男子要剃头、理发,换做剃龙头。民间有谚云:“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开鲁风俗有小孩正月里不能剃头,俗信正月剃头“妨舅舅”(对舅舅不吉利),正月里一个月没剃头头发已长长,二月正该剃头了,剃头加个“龙”字,图个激励而已;三是穿龙尾。即把五彩布剪成圆片,扣子大小,等距离间隔小秫秸棍,穿成一串,尾端有线穗,如长龙状。龙尾穿成后,戴在小孩子的身上或悬于屋内梁上,表示龙头抬起,龙尾下垂,俗信能避五毒,除灾去病;四是爆玉米花。二月二这天,农家有户户都爆炒玉米花的习俗(也有炒大豆的)。传说大唐时武则天做了皇帝,生造了个“曌”字做“圣讳”,惹恼了玉帝,传旨四海龙王三年之内不得向人间降雨。司管天河的玉龙不忍看人间颗粒无收的惨景,私自行雨触犯了天条,玉帝将其压在大山底下,并说“若想玉龙翻身回天,除非金豆开花”。人们为了感谢和拯救玉龙,家家爆炒玉米花。玉帝见“金豆开花”,不好食言,只好向人间降雨,并赦免了玉龙。五是吃猪头。烀食猪头,并以猪头做供品,包括猪脚、猪尾,但不准小孩吃猪尾,俗信小孩吃猪尾怕走夜路。总之,龙头节是民间以引龙行雨的形式,而祈福纳吉的风俗。二月二这天,妇女们无论有多么要紧的针线活,也不能做,动针怕伤了龙的眼睛。其实,二月二是广义的春节的最后一天,过了二月二,人们就转入正常的生产劳动。也许,这是专为妇女们设计的一个统一休假日。
 
    二、清明节风俗
    清明节在每年阴历四月,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节日之一,它的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节的风俗是禁止烟火,吃冷食,并与祭奠祖先亡灵及郊游扫墓结合,人们便逐渐与相连的清明节融合成为一个节来过了。清明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祭祖日,是日,人们到墓地扫墓祭祖,追忆先人,这个风俗流传至今。清明节也称踏青节,清明节正当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人们便习惯地把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结合起来,借机到野外作春日之游,然后围坐宴饮。清明节也是民间传统的插柳节,即植树节。清明节植树,与清明或寒食节的添坟扫墓、祭奠亡灵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并且有辟疫驱鬼纳吉的意义。据说,女真先民曾以柳叶象征女性生殖器,故将柳作为始母神的标志加以祭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柳的原始象征意义不断演变,最终蜕化成一般涵义上的吉祥物。清明节这天,民间有儿童把柳枝拧成冒圈戴在头上的风俗,并将嫩柳枝的表皮拧成筒状,做柳笛吹玩。俗语有“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意思是戴柳冠预兆吉祥。另外,“清明”与“聪明”是谐音,因此民间俗信清明节这天出生的孩子聪明。到了清明节这个节气,打的回暖,风和日丽,宜于户外活动,所以民间有放风筝、荡秋千等娱乐活动。
 
    三、端午节风俗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年的五月初五举行,开鲁也称五月节。中国农历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初五则为端五,“五”与“午”二字古时相通,故称端午。又因是在五月初五,有两个“五”字,故又称“重五节”。关于这个节日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一是,相传这个节日起源于华夏民族对龙的崇拜;另一种说法是,为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屈原抱石投入汩罗江自尽,人们为了避免他的尸体被龙虾鱼鳖所食,包了粽子投进江中。端午节的民间传统风俗有七:一是采艾柳。艾,即艾草,开鲁称之为艾蒿,俗信艾草能辟邪驱毒;柳,即柳枝,民间俗信为吉祥植物。端午节这天一大早,太阳没出来之前,人们到野地去采艾草、折柳枝,把其悬挂于门窗之上,俗信可防备邪毒入宅,确保全家人一年吉祥平安。妇女和孩子也在端午节这天把艾草别在发际或耳际,男子则把艾草佩在胸前或挂在腰间,俗信能保身体健康,精神爽朗;二是挂葫芦。葫芦藤蔓绵延,果实累累,籽粒繁多,人们将其引申为后代子孙多的吉祥物。另外葫芦的“蔓”与“万”谐音,葫芦有千秋万代的象征意义。端午节这天,人们用彩纸叠成葫芦,与艾草、柳枝一起悬挂于门楣与窗楣,有驱邪避凶的意义;三是缠五彩线,即长命缕。端午节时,用红黄蓝白黑等五色线打成辫结或丝络拴在儿童手臂或手腕上,也有用彩线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粽子形)缀于胸前,并相互馈赠,俗信可驱邪辟瘟,健康长寿。现在端午节有卖手工制作的菱角方胜等饰物,乃此遗风的延续;四是挂香袋。香袋,亦称鸡心袋,用红布制成形似鸡心的小袋子,内装香草,艾叶或花椒、茶叶等物,给小孩戴在胸前或腋下以求辟邪纳福。类似的还有“香蛤蟆”、“香公鸡”、“虎头”、“红兜肚”等等。都属于实物型的符;五是驱“五毒”。“五毒”指蛇、蝎子、蜈蚣、蜥蜴、癞蛤蟆。其实这五毒并非全是有毒之物,只是人们不喜欢其外形之丑陋。民间认为这“五毒”从端午这天开始孳生,故在这天点燃干艾蒿在室内熏烟,以驱“五毒”邪气;六是采百草。即采摘中草药,贮存起来,做为配制民间偏方、验方的材料。民间俗信,端午节这天,太阳没冒红时采的中草药最灵验;七是吃粽子和鸡蛋。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流行全国。粽子是以糯米或黄米做原料,用竹叶或苇叶包裹成三角形,以马莲叶捆扎。粽子中,也有放一、二枚大枣的。吃时剥去表皮醺糖,香甜可口。尤其是以新采的青苇叶包的粽子,别有一番清香。粽子,也是端午节时亲友相互馈赠的节日礼品,不仅有送人尝亲的意思,也有祝福吉祥的韵味在其中。
 
     四、乞巧节风俗
     乞巧节在农历七月初七举行,也称“女儿节”、“鹊桥会”、“七夕”等。据专家考证,乞巧节在七月初七,与女性的生长节律恰恰是吻合的,其中有一定的科学因素。如,《黄帝内经·素问》中称:女童7岁开始换牙;14岁月经初潮;21岁肾气平和;28岁发长面亮并身体丰盈;35岁面容开始憔悴;42岁开始掉头发;49岁进入绝经期。由此生发的女性与“七”相关的信仰,折射出古代女性的文化风俗。从这个层面分析,我们可以把乞巧节理解为是我国古代的妇女节。民间传说。天上的织女与地上的牛郎因相互爱慕面结合,触怒了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廷,只许两人每年在七月初七这天相会一次。喜鹊为成其好事,是日云集成桥。于是,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就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静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遂有了拜星乞巧的风俗。拜星乞巧的形式有三种:一种是试巧。是夕,妇女们摆放果品香供拜星后,进行穿七孔针的比赛,谁能在月下将线连续穿入七个针的孔,就说明她手巧;一种是卜巧。七月初七这天中午,民间妇女将盛满水的碗暴于日下,令女投小针浮于水面,细看水底的衬影,是夜妇女们摆设得供拜星后,齐集在黄瓜架下静听牛郎织女说私房话。以期向织女学习织布绣花的技巧。然后,备办彩纸、布头、马莲、瓜果等物,临场用剪贴、编结、镂刻等形式制作各种小巧手工艺品,任人观赏品评。弄巧,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就是家庭妇女的一次民间手工艺品大赛。
 
    五、中秋节风俗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开鲁俗称“八月节”,农历的八月十五日举行。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把这天称中秋节。一年之中有十二个月圆之夜,但数八月十五这天的月最圆、最明、最亮,古代把八月十五日选定为中秋节,足以说明我国古代天文气象科学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俗云“月到中秋分外明”,这是因为这天晚上月球、太阳、地球所处位置正好形成180度,月球得到太阳照射的光线全部朝向地球的夜半球。此时又置夏秋交替时期,大气透明度高,可谓是一个难得的明月当空,秋高气爽的好日子。民间恰以合家团聚对一轮圆月,取其“天地人和”寓圆圆满满之意。中秋节有祭月、赏月、吃月饼风俗。
 
    祭月   明月当空之时,在庭院里摆上桌子,上放月饼、瓜果等供品,然后焚香烧纸,并向圆月叩拜祈祷。但也有“男不拜月”的说法,认为拜月是妇女的专利。“祭月”与“拜月”是含义不同的两个概念。
    赏月    据唐人《玩月诗》记载:冬天寒冷,不宜于户外赏月;夏季天空有浮云,不便于户外赏月,只有秋高气爽的中秋,才是赏月的最佳时节。每到中秋佳节这天,夜幕降临,玉兔东升,千家万户便在庭院里合家团聚,边赏月,全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
    吃月饼   吃月饼,据说源于唐明皇李隆基,象征祝贺团圆。苏东坡有关吃月饼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旧时,开鲁有果匠铺制售月饼,分四个头、八个头的包装(即:一斤四块或八块),也有专供祭月的大月饼。一般情况,祭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秋节风俗的一系列活动,往往是连续进行、溶为一体的。中秋节又是我国人民互相馈送礼品的三大节日(另外两个是春节和端午节)之一,人们在中秋节这天,除了自己全家吃月饼外,还要买一些各色月饼,互相赠送亲友,取其团圆和吉庆祝愿之意。
 
    六、腊八节风俗
    腊八节俗称腊八,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举行。民间有“腊八祭灶,新来到”的俗谚。其实,从广义上讲,腊八和十二月二十三的祭灶,乃至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都是传统春节的组成部分。而腊八节,则标志着整个辞旧迎新活动的开始。
   “腊”是古代的一种祭礼,即腊(蜡)祭。人们在辛勤耕作一年,喜获丰收后,在年底举行的一种对自然界风调雨顺的答谢。《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八神分别是先啬(神农)、司啬(后稷)、农(田神)、邮麦辍(井田神)、猫虎、坊、水庸和昆虫。后来,人们把祭腊八神演化成了腊月初八为腊八节。其实从吃腊八粥的习俗考辩,腊八节就是喜庆一年五谷丰登的日子。
    关于腊八节吃腊八粥还有一个传说。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很穷,给地主当牛倌,因为丢了头牛,地主不给他饭吃。饿极了的朱元璋看到一个鼠洞,想掏只老鼠充饥,结果在鼠洞中扒出了高粱、玉米、豆子等五谷杂粮,于是他把这些五谷放到一起煮粥喝,味道好极了。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吃厌了,忽然想起当年扒鼠粮熬粥的味道,就令太监用杂七杂八的粮食煮了一锅糖粥。官员们见皇上吃这种粥,也纷纷效仿,并逐渐从宫廷传入了民间,遂成了一种风俗,流传至今。听说,朱元璋让太监煮粥这天,正是腊月初八。开鲁人在腊八节吃腊八粥,一般就是黄米掺豇豆(或红小豆)再加上白糖的黏粥。近年,也有加瓜子仁、花生仁、荞麦米的。
 
    开鲁民间还有一些岁时节日风俗,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冬至;如鬼节(中元节)、重阳节等,因节俗比较单一,加之篇幅所限,恕不一一例举。关于春节文化风俗,笔者根据开鲁地区春节风俗事象的实际,吸收国内一些专家广义春节风俗的最新研究成果,把小年、扫尘节、除夕、元宵节、填仓节和龙头节等都归于春节的节中之节。这样是否妥当,还待进一步研究论证。至于诸见岁时、节日的风俗起源,有的是众说之中,择善而从,有的为节少篇幅,略而不述。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本地文化信息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